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第18屆臺大文學獎 決審評審介紹

感謝十二位辛苦的評審老師!
小說組評審:石曉楓、吳明益、陳雪
 石曉楓,福建金門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為該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授現代文學史、現代小說選、大陸當代小說專題研究、臺灣當代小說專題研究、現代散文、成長小說等課程。著有散文集《無窮花開──我的首爾歲月》、《臨界之旅》;論文集《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創作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


吳明益,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最新作品為《單車失竊記》。
曾五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兩度獲「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並獲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Time Out Beijing 》「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等等。作品已售出英、美、法、捷、土、日、韓、印尼、印度、衣索比亞等多國版權。

陳雪,1970年生。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蝴蝶的記號〉由香港導演麥婉欣改編拍攝成電影《蝴蝶》,2004年以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2009年以長篇小說《附魔者》入圍台灣文學獎 長篇小說金典獎,隔年同時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與第三十四屆金鼎獎,2013年以長篇小說《迷宮中的戀人》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
部分作品獲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寫作計畫補助,並翻譯成英文與日文於海外發表。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於2011年由日本現代企劃社發行日文版。著有《戀愛課》、《台妹時光》、《人妻日記》、《迷宮中的戀人》、《附魔者》、《她睡著時他最愛她》、《無人知曉的我》、《天 使熱愛的生活》、《只愛陌生人》、《陳春天》、《惡女書》、《蝴蝶》、《橋上的孩子》、《愛上爵士樂女孩》、《惡魔的女兒》、《愛情酒店》、《鬼手》、等。


散文組評審:蔡珠兒、胡金倫、柯裕棻 
蔡珠兒,台灣南投人,在台北長大。台大中文系後擔任記者多年,1990年代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攻讀文化研究。喜翻弄廚鏟,晴耕雨讀。凝情鑄字,風格自成。曾獲第二十屆吳魯芹散文獎,並為兩岸三地所矚目。著有《花叢腹語》、《南方絳雪》、《雲吞城市》、《紅燜廚娘》、《饕餮書》等多本散文集。




胡金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現任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作品曾獲馬來西亞全國大專文學獎、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馬來西亞雲里風年度優秀作家獎、台灣全國學生文學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等。





柯裕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博士。著作包括散文集《青春無法歸類》《恍惚的慢板》《甜美的剎那》《浮生草》《洪荒三疊》,小說集《冰箱》等。






新詩組評審:李進文、陳育虹、林婉瑜 
李進文,1965年生,臺灣高雄人。
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創世紀詩社主編;曾任記者、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       
著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散文集《微意思》、《如果MSN是詩,E-mail是散文》;圖文詩集《油菜花寫信》、動畫童詩繪本《騎鵝歷險記》及《字然課》、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編有《Dear Epoch─創世紀詩選19942004》等。
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以及2006年度詩人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入選九歌版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之新詩30等。

陳育虹,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生於高雄市。著有詩集《之間》、《魅》、《索隱》、《河流進你深層靜脈》等六本,另有散文《2010陳育虹日記》及譯作英國詩人凱洛‧安‧達菲Carol Ann Duffy詩集《Rapture癡迷》、加拿大詩人瑪格麗特‧艾特伍Margaret Atwood詩選《Eating Fire吞火》等。2011於日本思潮社出版日譯詩集《我告訴過你》。曾獲2004《台灣詩選》【年度詩獎】、2007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入選2008九歌台灣文學菁英選《新詩30家》。

林婉瑜,1977年生,台中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劇本創作。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www.poem.com.tw 年度詩人、青年文學創作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作品入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小學國語教材等中外選集。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梅芳合編);著有詩集《剛剛發生的事》、《可能的花蜜》。




劇本組評審:丘慧瑩、汪俊彥、蔡柏璋 
丘慧瑩,中央大學中文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嘉南藥理大學、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東華大學中文系,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
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戲曲、俗文學、民間文學、女性文學。曾獲第二屆中國海寧杯〈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一等獎、中華發展基金會獎助、2009年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東華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優良教師。著有《牛郎織女戲劇研究》、《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唐英戲曲研究──花雅爭勝期一個劇作家的考察》、《清代楚曲劇本及其與京劇關係之研究》等書,及戲曲、寶卷等相關學術論文多篇,並主編《中國牛郎織女傳說俗文學卷》、《大學國文選》〈女性文學〉部份。

汪俊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戲劇研究所碩士,康乃爾大學劇場、電影與舞蹈學系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處理認識論、美學與(後)殖民臺灣劇場的關係。近年研究興趣在種族/族群、語言與表演、劇種間的關係,特別聚焦在現代性與全球脈絡。曾獲文建會現代文學論文獎助、世安美學論文獎、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獎學金、傅爾布萊特留學獎學金等。學術論文散見《中外文學》、《台灣文學學報》等期刊;目前亦為國家文學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蔡柏璋,現為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並致力於戲劇推廣和教育工作。英國倫敦皇家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 University of London)音樂劇場(Music Theatre)碩士。
國內難得一見集編導演三項才華於一身的創作者, 2009年起,受邀與呂柏伸共同擔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天下雜誌曾遴選蔡柏璋為表演藝術類的Future Young Leader,他也曾獲亞洲文化協會贊助至哈佛大學美國定目劇團進修聲音演說課程半年,並遠赴莫斯科藝術學院參訪學習三個月。剛結束法國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計畫,蔡柏璋預計於2016年發表個人首部獨角戲《Solo Date》。
著作有劇本集系列《Q&A》首部曲及二部曲、《木蘭少女》、《K24第一季》、《Re/turn》,近來話題延燒的Kingston記憶月台廣告主題曲《It Was May》的歌詞,也是出自於蔡柏璋之手。
今年首次發行個人文字創作書《排練一場旅行:世界是你犯錯的最佳舞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