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第16屆臺大文學獎 初審介紹

新詩組評審:鯨向海 曾淑美 孟樊 

鯨向海 



鯨向海,一九七六年生,醫學系畢,明日報個人新聞臺「偷鯨向海的賊」。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詩首獎,大專學生文學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PC home Online網路文學獎首獎,作品入選年度詩選等。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等書。
詩作內容十分多元化,充滿想像力、創作力,洋溢對詩不滅的熱情。沒有很炫的技巧、艱澀的語彙,鯨向海的詩非常有親和力,當詩中觸及一些甚為嚴肅、龐大的命題(例如哲學、宗教)時,他總是以極為樂觀、活潑(甚至有點俏皮)的口吻去處理的,不雕不刻,用鮮新而簡單的素材發揮一首詩最大的特色。而鯨向海的詩極溫柔而有惻隱之心,在面對一些社會、人群命題的詩作上,雖然使用了精準的感傷來表達感傷,卻也使用了精準的希望在他的詩中留下希望的線索。


曾淑美  

曾淑美,1962年生,臺灣南投草屯人。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詩人,1987年出版《墜入花叢的女子》,詩作量少質精,被選入華文區各重要詩選。資深創意人,長期任職國際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創意作品獲獎無數,備受肯定。報導文學工作者,曾任《人間》雜誌採訪記者,1992年出版《青春殘酷物語》。2001年,與鴻鴻、夏宇、零雨、阿翁在臺北共同成立「現在詩」社。2010年擔任楊牧紀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企劃編劇。





孟樊


本名陳俊榮,1959年生。台灣省嘉義縣新港鄉人;目前定居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博士。曾獲中國政治學會傑出碩士論文獎。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主編《當代詩學》。早年曾參加漢廣詩社;並曾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期於傳播界任職,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時報出版公司主編、桂冠圖書公司副總編輯、聯經出版公司企劃主任及揚智出版公司總編輯;並兼任《聯合晚報》等報社主筆。曾於國內各大報刊開設專欄長達十數年。後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南華大學等校授課,並曾任佛光大學文學系系主任。


出版之著作有:詩集《S.L.和寶藍色筆記》、散文集《喝杯下午茶》、文化評論集《後現代併發症》、文學評論集《台灣文學輕批評》、學術論著《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已二十餘冊。



散文組評審:黃文鉅 羅任玲 陳室如

黃文鉅
一九八二年生,臺灣新竹人。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以〈宅男物語〉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作品屢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特優、雙溪現代文學獎散文首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獎、新詩獎、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等。著有地下詩集《在劫》、散文集《感情用事》。






羅任玲

台北市人,祖籍廣東大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現任職於新聞界現任職於新聞界。曾獲師大文學獎新詩首獎,耕莘文學獎新詩、散文、小說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作品曾收入海峽兩岸多種選集。著有詩集《密碼》、《逆光飛行》,及未結集之報導文學、小說、極短篇等多種。
近期力作為「攝影詩」一整座海洋的靜寂》。










陳室如
臺灣省彰化縣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碩士、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曾任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講師、國立彰化高中教師。
曾獲文建會現代文學論文研究獎助、臺灣文學獎、磺溪文學獎等。研究領域以旅行文學、現代散文為主,著有《出發與回歸的辯證──臺灣現代旅行文學研究(19452002》、《文為心聲──現代散文評論集》、《遇見現代小品文》、《近代域外遊記研
(1840~1945)等書。



小說組評審:林秀梅 張春榮 王聰威


林秀梅                                  現任麥田出版副總編輯




張春榮 


1954年生,台南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兼任教授,曾出版作品《文學創作的途徑》、《一扇文學的新窗》、極短篇《狂鞋》等書,獲獎無數,期刊論文著作等身,而《現代散文廣角鏡》一書更獲中國文藝協會第四十二屆文藝獎章。




王聰威
1972年生,台大哲學系、台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
1999年以〈SHANOON海洋之旅〉入選《八十七年短篇小說選》,隨即引起文壇注目。2008年以長篇小說《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獲得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巫永福文學大獎,入圍金鼎獎與台灣文學金典獎,並入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而同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複島》則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最終決選。
另著有《戀人曾經飛過》、《稍縱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師身》等書。

部落格:http://blog.udn.com/willwang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捕捉顏色的人各就各位!

今天在廣播裡聽到:「無論自然還是藝術,都是在談生命、生死興衰。」這次的展覽主題:植物與文學獎,是兩個同樣具有生長意象的主題,說明了我們為什麼希望這個展覽在春天,此時此刻到來。詩人說春天是欲望的季節,最近我們花園的繽紛證實了這件事,迷人的顏色誕生在宜人的季節。不論形狀姿態,它們都屬於春天,而且渴望被看見。



上周末剛結束的「臺大春色」工作坊,是展覽的焦點搭配活動。我們已第二次邀請都市酵母來到臺大藝文中心,上次是演講,這次則是一次校園歷險,都市酵母團隊以設計師的觀點,重新帶學生審視平常所處的環境,顏色是什麼?自然中的顏色透過細微觀察能有多細緻?


參與的學員在一天之中需在校園採集植物樣本、拍照,比對植物色彩與色票,並重組、擺放、排列不同的花朵、果實,最後各組歸納出他們心中所認同的臺大春色。那天天氣正好,備好帽子、放大鏡、筆記本、水壺、相機、採集袋及色票,各組展開蒐集色彩之旅。同學告訴我:「好多植物都好有趣,平常怎麼會都這樣走過去沒注意到?」如同都市酵母總監 Agua所說:「顏色觀察是一次洗禮的過程。」邊走邊欣賞自然的顏色,像是洗過眼睛一般,我們的眼光因為看見新奇的事物而更新。


都市酵母的Yaya帶領大家分析採集回來的顏色,試著讓大家用不同的感官想像顏色的可能性。「這個顏色給你什麼感覺?聯想到什麼?顏色有沒有味道呢?」保育社的參與學員詠鈞、偉豪則是從旁補充許多植物小知識,幾乎沒什麼植物是他們認不出來的,讓大家佩服不已。學員們的研究成果將展示在「紙上花園-臺大文學獎閱讀展」中,歡迎一起來觀色、捉色。

 4月1日起,在臺大校園內尋找野花的巨幅照片,用捉色卡(Color Catcher)框出最喜歡的色彩,拍照並上傳FBtag “臺大春色一起完成臺大春色色票本

捉色卡索取點:
臺大藝文中心、臺大第一活動中心DM區、總圖書館流通櫃台、鹿鳴堂旁紀念品商店




延伸閱讀:
都市酵母官網
臺大春色FB


活動、展覽聯絡人:
藝文中心 王學寧 (02)3366-1579 hsiehningwang@ntu.edu.tw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花的顏色說了一個故事」策展日誌1


「野花,指的是會開花的種子植物,它們不藉由人為的刻意栽培而在自然界裡繁衍,生命的週期、繁殖的方式、生長的習性,都與周遭的生育環境深切呼應。」
~台灣野花365


願生活是本詩集的目錄
輕巧動人的語句
開啟花園的入口
下一個逗點之前
讓葉子接住你 向前


回台中過了個周末,春天的社區很美,住了那麼久,我第一次懂得欣賞建築師的設計,從社區頭走到社區尾,沿路觀察著建築物的立面,才發現原來他的設計是那麼的有變化,像積木一樣有不同的幾何圖案重組、排列,層次豐富。我們家二樓改建後的木窗框顯得突出,不同於一旁大多數人家的白瓷磚。隔壁人家的姑婆芋長得直挺,成了我眼中的天然雕塑。

這個社區每戶前有一塊小綠地,讓住戶自由發揮,兩坪半的園圃,有些人努力經營成一個精緻小巧的花園;有些人則是隨性,自然帶來什麼就接收什麼,野花野草齊聚一堂,也是挺熱鬧的。中庭的那片大草坪似乎變小了,我想是我長大了。還記得小時候那草地總是社區團康活動的舞台,大人烤肉、唱卡拉OK,小孩在一旁晚耍。我家那區的住宅幾乎都有寬廣的自然讓孩子奔跑,這也是令現在住在台北的我深感幸福又奢侈的一點。下午的草坪有陽光的照耀,野花野草遍地發光,除草工似乎是刻意不準時割草,好讓我們看看這季節的象徵。野花野草是季節的領航員,他們走在旅途的前方,為我們預告了一個美景的開端。

在中庭散步,偷來了難得的悠靜午後,發現池子旁有迷迭香,院子入口則有開白花的鳶尾。忽然之間發現自己最近又多認識了一些植物,也養成了習慣多去關注平時經過的花草,樹叢。從去年12月開始經營藝文中心前的小花園後,和花藝社的劉媽天天相處,我明白那是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我也發現自己醉心的原來不是藝術本身,而是人如何受到身處時空、所在環境啟發、進而創造出藝術的過程。

自然給予的事實,成了藝術家最好的素材。不過只有願意看見的人能享有。如果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謎語,藝術家們就是解謎的先鋒,用他們的方式紀錄他們感受到的那神秘的一切。

●「紙上花園-臺大文學獎閱讀展」邀請你來我們的花園駐足、閱讀,並且培養微觀的精神。這是歷屆臺大文學獎的回顧展,也是藝文中心種植計畫的成果。
● 展覽開始前,我們與都市酵母安排了「臺大春色」工作坊,看花不僅浪漫,還可以很科學,都市酵母與藝文中心邀請你一同來一場春天的野花色彩課,為台大的春天製作色票。

來吧!那些顏色在等你。

紙上花園-臺大文學獎閱讀展
展期:4/11~5/31 (每周六及5/10、5/23休展)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 雅頌坊

活動推薦:都市酵母「臺大春色」工作坊報名
展覽官網:http://arts.ntu.edu.tw/activity/view/menu_sn/2/sn/120
延伸閱讀:《台灣野花365天》作者:張碧員、張蕙芬/1997,大樹出版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臺大文學獎 持續徵稿中至3/29


臺大文學獎,原是由學生社團自主創辦的文學創作活動,從第十屆起,改由臺大藝文中心主辦,成為孕育作家的創作搖籃,帶動校內創作風氣,並且吸引各院系喜愛文學的同學參與,成為臺灣大學最具指標性的文學獎項。得獎同學來自於各個不同領域的學院,足見文學生命力之鼎盛。臺大文學獎即將邁入第16屆,藝文中心期待更多充滿活力的文字與故事,並以文學與植物為出發點,展開一場展覽策畫之旅,展覽將在2013四月登場。

 小說組:
四千字至一萬兩千字以內。
首獎一名,獎金二萬元;貳獎一名,獎金一萬五千元;參獎一名,獎金一萬元;佳作三名,每名獎金五千元。以上獎項皆贈獎狀一幀。
散文組:
兩千字至五千字以內。
首獎一名,獎金一萬五千元;貳獎一名,獎金一萬元;參獎一名,獎金八千元;佳作三名,每名獎金五千元。以上獎項皆贈獎狀一幀。
新詩組:
五十行以內,不含空行。
首獎一名,獎金一萬五千元;貳獎一名,獎金一萬元;參獎一名,獎金八千元;佳作三名,每名獎金五千元。以上獎項皆贈獎狀一幀。
劇本組:
五千字至一萬五千字以內,限以舞台劇展演之現代或古典原創劇本。首獎一名,獎金二萬元;貳獎一名,獎金一萬五千元;參獎一名,獎金一萬元;佳作三名,每名獎金五千元。以上獎項皆贈獎狀一幀。

更多詳細資訊,請至: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園圃之樂



今天是個好日子,晴朗的周一下午大家一起把藝文中心前的園地整理好,一切就緒,準備下菜苗,希望能如期採收茄子、地瓜葉、甜椒、番茄、秋葵還有好多新鮮蔬菜!

紙上花園展覽的園丁們對於種菜興致高昂,從固定排水層、擋風棧板,運送有機堆肥、下土、拌土,都充滿著力道,三月乍暖還寒的微涼天氣下,打著赤腳說:「種田就這個部分最好玩了!」過程中也拜訪了台大農場和園藝分場的技士、老師們,台大有這群豐富經驗的人,給我們上了堂難得的課。



 藝文中心所在地過去曾是園藝系的實驗果園,綠意盎然,藉著這次的展覽計畫,我們實際復興、創造自然景觀,尋回植物的記憶。成果展覽「紙上花園」則將搭配臺大文學獎歷屆的得獎作品展出。自然給藝術家什麼啟發?作家筆下的自然又是什麼樣子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一生都在經營園地,在他的文章《夢中的家》中他寫道: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老人這麼想著,臉上出現一抹微笑。他在這一生當中從事過無數工作,擔當過多少重要的高級職位,曾經環遊世界,卻始終抱著一腔回歸自我的強烈渴望,正如歌德所說的『每一道陽光和每一棵樹,每一處海岸和每一個夢想,全部在他心底裡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如今他退處自家花園一隅,那裏的一草一木、一叢一畦全都信靠他,歸他所有,叨他照顧,由他設計,靠著他的培育、建構和引導而存活著。花園帶給他的充實滿足感從未減少過,而對一個人的心靈而言,一畦玫瑰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並不遜於任何一處海洋或大千世界。」

當我們有能力環遊世界,也別忘了腳下的土地,那小小的園圃已經預告了世界的秩序。
藝文中心希望藉由每次的展覽推動DIY的精神,實地感受土壤吧!實地感受季節的變化吧!藝術在自然、更在生活之中。種田的人跑在展覽的前頭,為展覽鋪路、預告,四月展覽開始之前,我們歡迎你的加入,一起耕耘這面積小小但心意滿滿的園圃。

Grow With Us.
園丁報名請洽:藝文中心王學寧 hsiehningwang@ntu.edu.tw (02)3366-1579






菜園完成!

                                                               等待被耕種的菜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