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組評審:顏艾琳 羅智成 陳大為
顏艾琳,台南人,1968年生,詩人兼跨界玩咖。玩過搖滾樂團、劇場、同仁詩刊社、地下刊物。從高中便從事編採企畫傳播工作,經手高行健著作與畫冊、伍佰、劉德華、F4、SHE、托爾金「魔戒」叢書、瘂弦跟洛夫的文學留聲、漫畫、藝人暢銷書…等上千種出版品。2010年主演舞台劇《無色之色》。著有《微美》、《詩樂翩篇》十餘本書。現任豐年社總編輯。
部落格
http://blog.udn.com/w5667


散文組評審:宇文正 何寄澎 蘇偉貞
宇文正,本名鄭瑜雯,福建林森人,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南加大東亞所碩士,現任聯合報副刊組主任。著有短篇小說集《貓的年代》、《台北下雪了》、《幽室裡的愛情》、《台北卡農》;散文集《這是誰家的孩子》、《顛倒夢想》、《我將如何記憶你》、《丁香一樣的顏色》、《那些人住在我心中》;長篇小說《在月光下飛翔》;傳記《永遠的童話──琦君傳》及童書等多種。曾獲中國文藝獎章、作品入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散文30家》等。

蘇偉貞,祖籍廣東,降生台南。黃埔出身前砲校中校、日日新租書店老闆之女。
知名小說家。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曾任《聯合報》讀書人版主編。以《紅顏已老》、《陪他一段》飲譽文壇,曾獲《聯合報》小說獎、《中華日報》小說獎、《中國時報》百萬小說評審推薦獎等。著有各類作品十餘種,包括:《租書店的女兒》、《時光隊伍》、《魔術時刻》、《沉默之島》、《離開同方》、《過站不停》、《單人旅行》、《夢書》等。《沉默之島》獲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
評審團推薦獎。張愛玲研究者,相關著作包括《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影像、書信、出版》、《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 (1952-1955) 小說》、《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以及主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
小說組評審:黃宗慧 駱以軍 何致和
黃宗慧,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曾任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主編(95年7月至98年12月)、《文史哲學報》英文編輯(88年8月至91年7月)、《中外文學》總編輯(91年1月至93年7月)。專長領域包括文學與文化理論、精神分析、性別研究、動物研究。書評、文化觀察及動物保護議題之評論文字散見各報章雜誌,編有《臺灣動物小說選》(二魚出版)、《放牠的手在你心上》(與志工小組共同策畫;本事出版)。

何致和,一九六七年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兼任講師。著有長篇小說《花街樹屋》、《外島書》、《白色城市的憂鬱》,短篇小說集《失去夜的那一夜》。譯有《白噪音》、《時間箭》、《巴別塔之犬》等英文小說。
劇本組評審:傅裕惠 王璦玲 鍾欣志
傅裕惠,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2013年2~4月獲邀至韓國首爾參與女性導演工作坊執導契訶夫作品《萬尼亞舅舅》;2011年7~9月獲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旅行中國東北與北韓。曾執導民權歌劇團《情花蝴蝶夢》(2005)與《可愛青春》(2006.2010.2011)、春風歌劇團《江湖四話》(2013)與《飛蛾洞》(2006)、明珠女子歌劇團《南方夜譚》(2013)與《馴夫記》(2011)與春美歌劇團《變心》(2013)等歌仔戲作品;與密獵者劇團《Widow98浮城奇書》(1998)與《旅行生活》(1999)、創作社《無可奉告》(2001)、無獨有偶劇團《心理醫生愛上我》(2007)、綠光劇團《開心鬼》(2011)、演摩莎劇團《蘿莉控公路》(2012.4)、台大戲劇系製作《高砂館》(2003)、《專程造訪》(2007)和《誰殺了少尉的貓》(2012.5)等現代劇場作品。除了持續不定期為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表演藝術雜誌》和各媒體撰寫劇評,也曾與女人組劇團(現已停止營運)和戲盒劇團共同策劃、製作第二、三、五屆女節等;並曾擔任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持續關注台灣劇場生態。
職稱: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研究專長:
古典戲曲、戲劇理論、美學與文學批評
學經歷
(1)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博士(Ph.D.)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哲學碩士(M.Phil.)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文碩士(M.A.)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士(B.A.)
( 2 ) 經歷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榮譽職,2007年~)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2004年5月~2013年8月)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CCKF)副執行長(2008年7月~2013年8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所長(2006年2月~2010年2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代理所長(2005年1月~2006年2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所長(2004年9月~2004年12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1998年7月~2004年5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1993年3月~1998年7月)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特邀專題講座(2012年3月)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暑期特約講座」(2009年8月)
武漢大學文學院特邀專題講座(2006年12月)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特邀「文化講座」(2006年10月)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東亞研究中心(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主辦之A Special Panel
on Ming-Qing Literature and Thought 特邀專題演講。(2003年10月)
捷克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東亞系客座教授(2002年11月~2003年1月)
美國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 東亞研究中心特邀專題講座
(2001年10月)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助理講師(與鄭愁予教授共同講授東亞系三年級「現代中文小說」課程,1989年9月~1990年6月)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2年8月~1986年7月)
中華書局大英百科全書編委會特約編審(1985年1月~1985年12月)
中華日報副刊專欄特約撰稿(1984年1月~1984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